MBA智库课堂,针对中美两国目前阅读人群的现状做了分析,单从两者书目榜单的差异上就让人唏嘘不已。继而对阅读的层次境界进行了划分,对标后,更是让人感触良多。那些自诩读书甚多的“精英”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虽然一直以来都保有阅读的爱好,并注重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还是在阅读的层次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上不够。尤其读完书后,没有认真的归纳,经过内化形成思维习惯。
《被讨厌的勇气》读罢,破天荒地在纸上画了一个思维导图。不善交际的我,婉拒了关于本书线下的分享邀请。从现场回来的伙伴们反馈,我的思维导图被大赞。受此鼓舞,用笔记录下对这本书的感想。
首先,《被讨厌的勇气》作者阿德勒是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个体心理学家。后者几乎家喻户晓,但阿德勒却鲜为人知。坦诚地说,在我读到这本书之前,我是不知道这位大作家的。
弗洛伊德的“因果论”曾经一度影响着我,但是阿德勒却提出了相反的“目的论”。坐实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几何时我们周围充斥着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等等。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如此结果,听起来多么的符合逻辑常理。但真理却是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每一个成人,选择一种生活,全赖于自己。个人觉得弗洛伊德的“因果论”难免有推责之嫌,而阿德勒“目的论”却是培养强大内心的积极表现。从经历中吸取能量,而不是被经历左右。 阅读全文 »
2019已然开始,这一年给自己定的基调是沉淀。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希望自己都能平心静气、淡定从容。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用理性和智慧处理问题。
每一个人都爱惜自己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惜他们的时间。2018年12月份,由于要参加考试,索性关闭了朋友圈。虽然自己不是经常性刷屏,但是关掉虚拟社交朋友圈之后,整个人比以前更安静了。真正幸福的人,无需向外界展示自己做过什么,去过哪里;无需通过别人的点赞获取快乐。他本身的能量场属于自燃物,恒久而平静。
两周前,手机不慎摔坏屏幕。上次跟孩子打羽毛球不小心摔坏过一次了。依稀记得那次换屏去了几家店,换了一次又一次,损失了好几百大洋不说,还跟店主闹得不开心。同事说她的手机屏幕换新后,电话打不了,还经常黑屏。出于种种考量,这次摔坏屏,压根不想换了。三年前买的这款苹果手机,哪天不想用了,打算换成华为的。因为屏幕损坏,更不想翻朋友圈了,烂手机影响阅读视觉啊!
2019计划从三个方面加强自己沉淀的内力。一方面坚持习练瑜伽,虽然体式上仍然无法凹凸各种高难度造型,但是每天早上不练瑜伽,便觉浑身不自在,这种自律性已深入骨髓;另一方面坚持弹奏古筝,五音发于声,止于心,音乐的熏陶是气质培养的关键;第三方面多读书,人文、历史、管理、财经都涉猎。只有把读书当成吃饭的人,才会坚持如一。
介于而立与不惑之间,三十几年的人生阅历,已逐渐读懂自己。过去的不再反刍,把握当下才能创造未来。
这一年的总结,写起来让我有种“江郎才尽”般的踌躇。回过头看,2016,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疼痛。感谢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和每一次际遇,正因为如此,才让我拥有刻骨铭心的丙申猴年。 阅读全文 »
春节带女儿回了趟父母家,久违的亲情,让我感受到父母的爱近在咫尺;无论跨越怎样的时空,当你在父母跟前时,你就依然是个孩子,父母会想着法子给你做好吃的,舍不得你做家务,甚至担心你生活太单一教你玩麻将。 阅读全文 »
2015已过去,这一年之于自己,虑之而后动,经历着重生,重生的过程是疼痛的;回过头,我真的很感动自己的魄力,把很多女人重视的“安逸”硬生生改写成“奔波与辛苦”。几何时,我也曾怀念那与孩子、家人一起温馨时光,守着一份做了数年之久,毫无压力的工作,薪水也过得去,何苦只身远赴广州,身兼两职,面对并非熟络的业务和环境? 阅读全文 »
周国平先生的书,买过很多,《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等,但在图书馆无意又见到了他的散文集《朝圣的心路》和《经典的理由》,那一刻内心泛起欣喜,索性借回家。全然不顾床头还有几本在读的书目。
屈指算来,周国平先生已近古稀之年,这两本散文集大都收录他九十年代中期的文字,大约是他五十岁左右发表的作品。但现在读来,却依然与时代,与读者思想深度吻合。读他的文字给我最大的体会是除了思考还有内心的宁静。
他在《尼采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里写到:“人们常常把精神危机当做一个贬义词,一说哪里发生精神危机,似乎那里的社会和人已经腐败透顶。诚然,与健康相比,危机是病态。但是,与麻木相比,危机却显示了生机。一个人,一个民族精神上发生危机,至少表明这个人、这个民族有较高的精神追求,追求受挫,于是才有危机。如果时代生病了,一个人也许就只能在危机与麻木二者中作选择,只有那些优秀的灵魂才会对时代疾病感到切肤之痛。”
有危机意识证明自我不是麻木的。

柳绿莺燕飞,
又是清明时;
离别廿五年,
忆起泪涟涟。
今作羁旅客,
漂零如浮萍;
他日返故乡,
坟前掬新土。
写完这首诗,泪水已模糊视线。谨以此诗献给已离我远去二十五年的奶奶,无论时光如何无情地流逝,我心底依然不曾忘记您……
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又是一年。暖暖的冬阳洒进阳台的一隅,安静地翻阅往昔的日记。一本又一本。 阅读全文 »
昨夜因梦而醒,听到楼下突突地摩托车发动声及汽车启动时的嗡嗡声,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了。
醒后无法再成眠,缘由与梦有关。
也许是近期在读《巨流河》,被作者在那苦难年代仍奋斗不止,追求理想的文字感动的缘故,我竟在梦中梦到自己在修读经济。
人的兴趣有时掩藏得连自己都不知道。早年置身于图书馆般的书海里,工作也是天天与书打交道。可惜,却从未激发出学习的欲望,那时的我,爱幻想又好高骛远,常常自命不凡地不知己为何人。一个连自知都没有的人,一定不知道踏实地学习的重要性的。
如今,随着年岁的增长,为人妻,为人母后,我才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需要,亦或者在经历过很多“疼痛”后才开始反刍自己,充实自己。庆幸的是,那个爱学习的自己一直不曾走远。因为现实让我明白,自我的出彩及优秀才是王道。
修读经济,原本与我所学跨度太大,但实则指引我需要修补自我知识的漏洞亦或者对我近来耽于网络,手机的提醒。
是的,专业的学习,不仅有益于自我的提高,更可以屏蔽掉很多无谓的负面影响。
2013这一年过得特别快。家门口的春联虽然已经在门楹上贮立了一年,但依然崭新如初,仿佛刚贴上去一般。
阳台上,阳光热烈地洒满每个角落,人置于其中,不知冬夏春秋。 阅读全文 »
人的生命有时真的脆弱如蝼蚁。好朋友的妈妈腺样囊性癌复发了,她辞工回老家,希望多陪陪老人。大约两年前,我去看望在月子里的好朋友,依然记得见到她妈妈时的惊讶。阿姨皮肤白稀,精神抖擞,身手矫健。完全看不出身体有任何异样。谁知半年后,阿姨查出患有腺样囊性癌。
好几天未见的同事,一日碰见。问起前几日去处。原来他爸爸去世了。
心难受极了。无法相信,生命的悄然结束。
曾经的上司,他是一位和蔼,宽厚,仁慈的好老板。可是却突然地中风了。
每次打电话给爸妈,他们一直都说自己身体很好。我知道,他们都怕儿女们担心。记得今年四月份回家,临行前告诉妈妈几点的火车。结果回到家,爸妈都不在。原来妈妈生病了,躺在医院里打点滴。当时,看到妈妈疲惫的神情,我的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病痛让我们学会珍惜。
当我们开始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时,可能已不再年轻。过去的岁月已无法再现,唯有把握当下,好好地爱父母,孩子,自己及爱人。用心地对待工作,同事及朋友。放下执念,那不过是身外之物,努力让自己从今往后的日子不虚掷,不后悔。
第一次听到朱令案是孩她爸告诉的。接着在网上看了相关的报道。心,真的很痛,欲哭而无泪。
法治,喊了多少年?正义,公平,又在哪里?
文明的进程,离不开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呐喊。如果说,这个社会必须存在贫富悬殊,必须存在阶级剥削,必须黑暗蛮霸,做为一个草民,除了微弱的呐喊声,就只剩任人宰割了。
前几日读《指南序》,让我深深地感受历史在重演。“门户私计”也许正是让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仍然落后于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美国的原因吧。自古以来,权贵们盘算的都是个人利益。
如今,有钱的移民,有关系的当公务员,央企,国企,事业编怎么着也比民企强。怡宝和农夫就是国企和民企的较量。如果真是以国家发展为重,两者岂会干戈?又是个“门户私计”的例子。
如果不去改变和提高自我,清醒地活着,只能更痛苦。所以,每一天,花三分钟,想想自己今天是否比昨天进步。这个世界总有比自己优秀的人,跑不过别人,却把别人绊倒,选择邪恶时,上帝已然布下罗网。
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自己每一天都比逝去或即将逝去的日子优秀,那么我的人生就是美好的。不同他人攀比,拥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己的生命词典里绝无害人一词。
朱令案,正应了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高于众,众必诽之。 羡慕,嫉妒,恨常常就是杀机的根源。
前几日,因为工作的缘故,夜里三点仍无法入睡。曾经一度要求自己,别把工作带回家。可是,整个大脑像连轴转的机器,夜深人静的时候仍没法安静。场景像极了多年前的某些夜晚,人虽躺着,但脑子里全都是书山题海,全都是老师家长的嘱托……
周末,去推背。肩颈咯吱咯吱地响,身体也从僵硬转而放松。美容师不停地唠叨:“你的肩周很硬,肝火旺,湿气重,睡眠一定不好。”我嗯嗯作答。行了吧,美女,让我好好享受下,你就别聒噪了。
妈妈说,人活着,累与不累完全跟自己的性格有关。除了自己,没有人会让你活得累,也没有人会让你活得轻松。所以然,把累的根源归结给别人,就像椽木求鱼。
女人,究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现代文明改造了女人。女,应该是个象形字,记得在《古代汉语》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时,一个眼睛的形状下带着弧度的一竖,让我感到,女人最大的职责就是看管好钱袋和生孩子。诚然,我这种认识太过肤浅,大多数人认为弧度的一竖,表示怀孕。即,关于女,这个字最初的意义是哺育生命。
再细看从象形演变过来的女字。我仍然肤浅地认为:它像一个舞者,一个接地气的舞者,支着双脚,翩翩起舞。而舞,不过是娱悦自我,惬意自我。放松自我。
谈到女,遂想到男字。男,会意字。农耕时代,田地是男人的战场,女人压根不需要田间劳作。一个有力量的男人在田间劳作,这就是对男字最初的诠释。
如今,战场换作了职场,女人像男人一样在战场上劳作,哺育后代。职场和母亲的责任,让女人开始遗忘自己是个舞者,拥有自己的时间,听一段和缓的音乐,弹一首动听的曲子……
当女人开始变得“强大”时,男人却“躲”了起来。有躲在另一个女人的怀抱里,有躲在电脑手机里,还有躲在对家庭,对孩子,对妻子不负责任的边缘地带。
2013在“世界末日”后已悄然来临,人们逃脱了“预言”的阴霾,迎接着又一个新年的伊始。 阅读全文 »
看到考试成绩的那一刻,无比的失落。将一颗忙着准备申请的热心,瞬间冻至冰点。这条路我起步太晚,注定走得比别人艰辛。也怪自己在最后时刻松懈,所以才有今日之结果。
很快,我便恢复了工作状态。明年,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答案。从此不再在这条路上“深造”。因为除了它,还有很多让自己心身愉悦,值得投入的出处。
我开始认真思考,在这个世界上我真正需要什么?那另人不如意的部分,我是否有勇气去推倒重来?面对生活,人总会有对过往的依赖和习惯。具备一种随时可以停止和随时可以出发的心态多么难得啊!
痛心和懊悔都没办法改变现实。唯有踏实地一步一步沿着心中的那条道走下去,才会让自己的内心愉悦。重视自我的内心比重视外界的看法更让一个人真实。
女人犯了经前综合症,是不是衰老的象征?睡不着,心烦燥,看嘛嘛都不顺眼。工作上,生活中,真他妈不想为人了,或者哪一天独自消失掉。
我恼怒的是什么?在尘世中生活,做人太过认真真是个缺陷。容易自寻烦恼,容易自我憋屈,最后落得我自我怜悯。
不认真,并非就是混。而是把对人认真这股劲用在其它地方。有些人事根本不值得你认真对待。按照自己内心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才会感到舒畅。所以,内心是给自己看的,比面子更重要。
有没有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己住得舒适,有没有车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双脚能行走,有没有票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质量在提高。
如今是婚姻外没有爱情、只有激情,婚姻内也没有爱情、只有亲情。爱情到底去哪里了呢?
昨天忙着修改简历,五年了,没改过。连电话号码还是以前的。嗯,这年头,有本事才牛逼。抱怨就是个瘪三,要甚没甚,心还不服。有不服的劲,回去倒饬倒饬自己,争取容颜光彩照人,学历硬到吓人,心智熟到悦人。那样,还怕甚?
前几日动车相撞之事,瞬间红遍大江南北。如今,人祸为何屡屡发生?可怜的民众能否从现象了解本质?探寻真相?
舆论总会过去的,新闻总会成为旧闻的。于是乎,亟待解决的问题,被拖延,拖一拖,放一放的思想,让问题一次比一次严重。
经济繁荣了,道德却堕落了。经济的繁荣却并未让民众的幸福感增加。可怕的是,表象的经济繁荣类似于“大跃进”。造就了现代人的浮躁,冷漠,唯利是图。
物价飞涨,情感危机,暴力事件等等,让民众谈何幸福感?受伤者永远都是贫民,都是弱势群体。
谈到情感危机,居高不下的离婚率,让我一度迷惘人为什么要结婚?是为了拥有合法的性伴?合法的孩子?不得不说,离婚有时是对自我的负责,是对过去错误选择的一种坦当。透过离婚,我相信,情感只是媒介,重要的是女人和男从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而德行的堕落,却是当今社会公认不讳的。
一个人,没有精神,如同行尸走肉。一个民族,没有灵魂,如同昏庸颓废。
一介草民,并非救世主,生于斯世,情何以堪?或曰:“移民”。改变不了,就逃吧,一如“离婚”。解脱是一种出路。
职场也是个利益场。
组织结构变动之后,明显地嗅到了“斗争”的味道。在这种“斗争”中,来不及反应的我,做了一次鱼肉。懊悔自己怎么这么蠢,别人下好套,我想都未想地直钻进去。吃一堑,长一智,不能怪人心险恶,只怨自己太笨,才会被人利用。
在变动中,反应慢的那个人往往就是受害者。
某种程度上,我是个受害者。多年的一个旧部在变动后决定追随他的旧上司去了,去就去吧,君子有成人之美。他的工作我暂接。还未缓过神,另一个女孩要辞职。辞就辞吧。不都说女人在恋爱时智商为零么,图奔男人,真的靠谱么?好言相劝女孩留下,她执意要走。好吧,姐也只能祝她幸福。
接下来,我想我会很忙。忙着将这个团队撑起来,不出什么乱子。撑着,撑着,事情总会有转机的。去年也有两个同事离开,她们工作都很好,说实在,我对她们情同姐妹。但是她们还是走了,回老家了,要结婚了。就这事,还被其它部门经理说成是集体辞工,轮番地找她们,找姐谈话。这次姐想又给这些人制造机会了,行吧,这次你们再敢造谣,姐就想让你们自己解释为何你们部门都翻了个底朝天,以前的人都连锅都端了。对于造谣者,要么秉着清者自清,要么让他们闭嘴。
职场,不简单。
近日,不觉思考起文学何时沦为了消遣?在所谓的“歌舞升平“的年代,少有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面世,文学曾经肩负过感召人类心灵,激发人类潜力的职责,已荡然无存了。
有人说,文学有个屁用?学文的人,迂腐,穷酸。如今的社会,从上到下,人人都在为权力、金钱、不择手段,钻营奔走。
受过古代文学熏陶的人,在如今这个貌似繁华却道德沦丧的社会,真的有种痛心的感觉。古人的经典却被今人嘲笑。以金钱万能为信仰,人类的情感唯“物”而生。物质至上。也许,我们早该扔掉历史,扔掉那些道德的言辞。向于连一样为跻身上流社会不择手段。
我知道这是可怕的。就像一个孩子,没有父母的管教,恣意妄为,必会招祸! 历史的教训,先哲古训,就像我们的父母。如今,这些好的思想被遗弃,来不及生长,恶的铺天盖地。
上古时期,道德家们都聒躁“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如今呢?
作为一介草民,目睹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同一类事件,他人看后无关痛痒,而自己心绪难平。社会大流是向钱看。站在为“钱”而奔波的人群中,看着他们一脸的麻木,我独行不前,是社会病了?还是我无病呻吟了?
我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其它人,唯独可能改变自己。
女人很忌讳谈年龄,尤其到了三十岁。比女人更在意女人年龄的,其实还是男人。年轻和貌美是绝大多数男人对女人殊路同归的要求。
无论女人如何对自己的年龄避而不谈,但年龄就摆在哪儿,摆在眼前。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女人没必要自欺欺人。所以女人对自己年龄的坦然,往往会更利于淡定地生活。
二八年龄,豆蔻年华,纯情少女,早已斯去久矣。女人无论是否长着一张娃娃脸,细皮嫩肉,白晳如酥,都改变不了岁月的烙印。
明天,我就三十了。
三十岁的女人,该拥有怎样的心智和能力呢?
三十岁,她是女人的分水岭。矫情,疯狂,弱智,邋遢,碎嘴都不应属于她。相反,她应该拥有真实,理性,智慧,气质,严谨。
三十岁的女人,强心态而不强姿态。 强女人而不女强人。
三十岁,让生命从此踏上充实,积极,乐观,舒心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