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个名字一直在我心目中集天下大爱于一身。她,博爱,宽厚,仁慈,善良,忍耐,智慧,贤淑,细腻。昨晚电视上三岁刘莹的母亲,让我震惊,悲愤。看着屏幕上那个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头部肿胀得像气球,满身掐痕的小莹莹,我禁不住失声痛哭。一个天使般的生命就这样被一个母亲用惨绝人寰方式,折磨致死。生命的殒落,依然无法换来一个母亲的忏悔。可怜她正孕育着的另一个生命……

     辗转反侧,一夜难眠。悲伤让我无法停止思考。

     责任,生命的角色,就代表着责任。一个社会人,肩负着对社会,对自然,对父母,对爱人,对子女,对工作的责任。如果你没有做好一个做母亲的准备,请不要轻易孕育。

     责任,是一种爱心。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她可能不够富有,甚至贫穷;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她心似大海,怜爱众生;成功的人,未必有责任心。责任心,与物质无关,与灵魂相联。

     追求物质,不如静化灵魂。

     母亲,天赋之职。任何形式,都无法剥夺她的权利。即使家庭破裂,婚姻解体。母亲依然是母亲。一个偏激的人格,一个暴躁的性情,如果无悔改知错之心,穷尽一生,不足为叹!

     做个好母亲,不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上帝赋予了我们修炼的能力,人生的过程无不是一个不断改造自我的过程,通过改造,学习,体味,我们灵肉重生。

    女儿倩倩快一岁半了,之于做母亲的自己,我要用一辈子的爱和她分享人生。让她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

        公司的图书室,有一本印刷精致的小册子,著者是杨二车娜姆。再次读她的书,不再觉得她张扬,扎眼,那张并不漂亮的脸,溢满自信。因为自信,这个不漂亮的女人,却活得漂亮。

       内心容得下整个世界的人,心胸一定是开阔的。开阔的心胸,岂有不自信的理儿?

     佩服娜姆,一个人周游世界。看异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她的生命在行走中丰满,坚强。从十三岁离开川滇高原的女儿国,走进上海音乐学院,然后远嫁美国,离异,结识挪威王子,几年后,情变。人的生命真就没有永恒不变的佳话。走过去了,便不过如此;走不过去,继续在戚戚怨怨中愚傻。

      内心狭小,才会纠结。自以为囿于其中的,便是整个世界,其实,那只不过是森林一木,仓廪一粟。 阅读全文 »

1. 娶得起老婆管得起饭,她花你的钱是天经地义,难道你想让她花其他男人的钱吗?

2.某顺因此说:见就见吧,千万别睡,只要不睡,还能保留一份珍贵的友谊。一旦睡了,完了,从此少了个知己,多了个可能的敌人

3.有了性关系后会有两种结果,一个更近,一个更远。近,或因女方是处女、招男人疼,或是女子床上技能高、男人不舍得离开她;而远,刚好相反。所以贞操观即使落伍,为了嫁得顺畅,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和男友睡觉。除非你有心理准备,嫁不嫁他都无所谓。

4. 孩子不是定盘星,儿孙自有儿孙命,我们不能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几十年。

5. 男人能哄不能踩,听话男人得靠哄,悍马爷们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6. 情人是点心,不是正餐,点心只须风味独特就可以了,又不是见天吃,又不指望它糊口……

7. 暧昧,不是一个好词儿,我选择清爽纯净的关系。

8. 嫖娼男人都是没出息的主儿,需要拿钱买春,人家有出息的爷仅靠地位权势才华魅力,就能吸引女女们投怀送抱。假如怀疑老公嫖娼,最好将心放宽点,这说明他没本事,没本事就没女人缠他,总比他有了本事翅膀硬了,一帮女人争着抢着做他红颜强。而且你要学会阿Q一把:嫖娼总比包二奶强,不论是情感投入还是经济成本,你老公都省多了。他的就是你的,他省了就是你赚了。 阅读全文 »

     昨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起身,拔罐,无效,按揉穴位太行至行间,生痛。才知是白日里脾气发的太大,动辄全身的气血了。
   好端端的一个周末,抹上了争吵的阴影,虽然事后,彼此该干嘛还干嘛,但激烈的争吵,依然像一把刀,划过胸口,残留着疼痛和伤痕。
   在婚姻中,争吵的男女,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男人,应该学会大度,女人,应该不再唠叨。
   这样的争吵不记得有多少次,女人多半默默地流着泪,目光呆滞地看着天花板。这个男人带来的痛苦,本来在一开始就可以结束,但女人坚定地选择了婚姻。也许这便是造化弄人。
   女人不明白为什么当初会跟他结婚,他不帅,没钱,偏激。但女人说,第一次看到他的眼,心竟有些疼。
   男人的眼神充满深深的忧郁,因为他没有良好的童年,和睦的亲情,于是,上帝把女人带给了男人,是一种补偿亦或是一种鞭策!
   有了孩子后,男人瘦削了,他执意将孩子带在身边,亲自照看。在女人眼里,男人是一位绝顶的好父亲。
   女人看着天花板,泪决堤而泻,很早,便告诫自己,不再流泪,但伤痛只能这么无助的化作泪水。曾经把自己掩饰在快乐中,只为不被人看出伤悲,但伤悲依然存在。
   想过离婚,因为它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讲,离婚,隐忍着一种剥离的痛苦,孩子,是无辜的。她需要完整的母爱,需要温馨的亲情。
   女人打起精神,昨天已过去,孩子,胜过一切。

    从出生时起,我们便被上帝赋于了角色,被唤作:孩子亦或孙子,兄长亦或小妹。可见,角色,随着成长,而在不断地转变。
    做了母亲,便担当起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妈妈。
    也因为角色的转变,才开始对周围的人事,夫妻,儿女,婆媳,同事以及自我的内心引发思考。
    夫妻—–曾看过一个QQ的留言,话说世界上最完美的婚姻,也有五十次掐死对方的想法和二百五十次离婚的念头。何况,我这等普通平常的婚姻。两个人生活,难免被伤害,难免想放弃,但依然会相携着坚持走下去。宽容和谅解也许是维系夫妻关系最平实的良方。
    儿女—–母亲的改变,是因为儿女。那种改变是心灵的,是从现实生活中的被动接受到积极改变,从消极等待到主动争取。之于自己,女儿给了我力量蜕变。这种蜕变,让现实中的自己越来越接近内心的自我。这种力量促使我和她共同成长。
    真正的婆媳关系,应该是有了孩子才开始的。因为三代人,更具备生活在一起的实质。婆婆不及自己的妈妈,就像儿媳不如自己的女儿一样。道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差距。也正因这些差距,加上生活习性,处事方式的不同,矛盾便出现了。化解矛盾,不妨自己多亲自动动手,也许会累些,但至少心里不会添堵。
    同事—–有工作,就便有同事,人走茶凉,在现时打工生活中甚为普遍,所以,很多的人,在工作中,率性所为,也许明天我就看不到你了,干嘛替你着想?但也有投缘之人,既使分离,也成为至交。
    角色,像一张网,网底是自己,随着岁月,慢慢延伸张结。角色更代表一种责任,担当的角色越多,肩负的责任越大,如何做好这些角色,便构成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做好自己的角色,是一种成功!

    前日收到先生从yahoo传来的电子卡片,字句不是很多,但读来却让人感动。这么多年,爱早已融进彼此的生命里,虽然婚姻的路上,平淡而琐碎,但彼此都在用心经营和呵护着这平实的情感。
  伴着BB在腹中的成长,身体在不灵活的同时,也偶尔会出现不适。于是愈加佩服那些在孕期自强,自立的妈妈们。做母亲,是上帝赐给女人的一份天职,让女人的心理更成熟, 更贴近自然。
  父亲昨日刚做完手术,已过五旬,仍要经受一次疼痛。妹妹从温州赶了回去,看到父亲疼痛得泪流,电话里的声音顿时哽咽了。父亲,在我们面前一直是坚强的,从未流过泪的。这是怎样的疼痛啊!
  母亲一直对我瞒着父亲摔伤骨折的消息,怕我听了情绪上对BB有影响。父亲母亲,永远都是这般的无私。
  办公室坐在邻座的是一位女工程师,整个部门属她资历最深,在公司服务十余载了。自是有种目中无人之感,身兼数职。大凡与己有关无关的工作,对会指教一番。时日久了,我也冷眼视之。似乎看淡了些什么。
  常常会因为下属的粗心造成工作上的失误,而自责对他们不够严厉。但有些想想对自己太严格,实在是不近人情。于是,让他们自已学会对自己负责。
  爱人,孩子,父母,同事,下属,是生活的一个圈子,生活在其中,感恩在其中。
  

      美国的婚姻纪念习俗,结婚的第六十周年称为钻石婚,这也是人生中最后一个隆重的婚姻纪念了。

   各家对婚龄的说法

中国

   1年纸婚;2年棉婚;3年皮婚;4年花果婚;5年木婚;6年糖婚;7年手婚;8年古铜婚;9年陶器婚;10年锡婚;11年钢婚;12年丝婚;13年花边 婚;14年象牙婚;15年水晶婚;20年瓷婚; 25年银婚;30年珍珠婚;35年珊瑚婚;40年红宝石婚;45年蓝宝石婚;50年金婚;55年绿宝石婚;60年金钢钻婚;70年白金婚;80年钻石婚

美国

1年一纸婚;2年一布婚;3年一皮婚;4年一丝婚;5年一木婚;6年一铁婚;7年一铜婚;8年一电婚;9年一陶婚;10年一锡婚;11年一钢婚;12 年一亚麻婚;13年一花边婚;14年一象牙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银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玉婚;40年一红宝石婚;45年一 蓝宝石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

法国

1年一棉婚;2年一皮婚;3年一麦婚;4年一蜡婚;5年一木婚;6年一铜婚;7年一羊毛婚;8年一虞美人婚39年一陶婚;10年一锡婚;11年一珊瑚 婚;12年一丝婚;13年一铃兰婚;14年一铅婚;15年一水晶婚;16年一蓝宝石婚;17年一玫瑰婚;18年一绿松石婚;19年一印花婚;20年一瓷 婚;21年一乳白石婚;22年一青铜婚;23年一绿玉婚;24年一萨丁婚;25年一银婚;26年一玉婚;27年一桃花心木婚;28年一镍婚;29年一绒 婚;30年一珍珠婚;31年一羊皮婚;32年一紫铜婚;33年一斑岩婚;34年一琥珀婚;36年一梅斯林婚;37年一纸婚;38年一水银婚;39年一绉纱 婚;40年一祖母绿婚;41年一铁婚;42年一珠质婚;43年一法兰绒婚;44年一黄玉婚;45年一朱红婚;46年一薰衣草婚;47年一开斯米婚;48年 一紫晶婚;49年一雪松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70年一白金婚;75年一白石婚;80年一橡树婚。

英国

1年一纸婚;5年一木婚;10年一锡婚;12年一皮革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银婚;30年一象牙婚;40年一绒毛婚;45年一丝绸婚;50年一金婚;75年一钻石婚。

俄罗斯

1年一花布婚;5年一木婚;6年一锌婚;7年一铜婚;8年一白木婚;40年一银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67年一石婚;70年一福婚;75年一王冠婚。

日本

2年一纸婚;5年一木婚;10年一锡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陶婚325年一银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珊瑚婚;40年一红玉婚;50年一金婚;75年一金刚石婚。

另外在朝鲜,夫妻结婚60周年称为“四婚”。

       周五晚上,小青来电话,说她好像有了,我高兴得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孕育生命是件多么伟大的事!但小青却甚为烦恼,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小生命并不感到高兴。我执意让她留下,不单单从责任和爱心的角度。如果留下这个孩子,小青就应该给他一个正常的社会关系。

    小青的男友阿峰,未曾谋面过,偶尔通下电话,算不上熟络。在对这个孩子的去留上,他也很茫然。我在电话这段竟有些失控地咽哽起来。我多么希望,他是个有责任的男人,能够替我好好儿地照顾小青。对于小青,我一直未能做到一个姐姐的责任……

     虽然,我不想,孩子成为他们两个结合的最终原因,但却不自禁地劝说阿峰结婚。阿峰说,现在没有房子也没有存款,还未见过双方的父母,太多的理由都在说明结婚的条件不成熟。

   这也许就是一个做女人的痛苦—–当她和她所爱的男人有了肉体关系以后,她就很自然地把这种关系视为一种永远,但男人却可以不同,他们可能只会觉得那是生存方式的又一种演绎。

   正如书上说的:男女之间,在没有婚姻的承诺前,还是保持简单的关系为好,否则,真的没有岁月可以回头.

周日回单位的路上,阿峰在电话里,轻松至极,原来虚惊一场,小青并未怀孕。面对他轻快的话语,我的心沉沉的。是否因为没有孩子,他就不去考虑婚姻?难道婚姻就这么沉重?

    对于小青,我能说些什么?除了好好地保护自己,珍惜自己,还是要让对方为自己的贞洁负责?

    2004年,我对婚姻一词还很陌生,一个男人向我提出求婚,那年,第一次去民政局,并不了解结婚的手续,身上除了身份证别无其它证明。待填了表,工作人员说,因为没有户籍证明,此表无效。

    2006年,和同一个男人,第二次去民政局,有了前车之鉴,很快拿到了那个期待已久的红本本。回过头来,我们的婚姻并没有豪宅香车来点妆,而是纯洁情感和心灵的缔结。

    婚姻,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去诠释你的舍与求。爱她,就想和她一辈子做夫妻。仅此而已

    我希望不久会传来阿峰和小青喜结连理的好消息。普通的人儿,还是顺其自然的生活。

普鲁塔克(约46—约120),出生于希腊中部贝奥提亚地区一个名叫凯罗涅亚的小镇。其父是一位对哲学很有研究的历史学者,这给普鲁塔克很大影响。普鲁塔克少年游学于雅典,拜逍遥派哲学家为师,兼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毕达哥拉斯各派学说之长,获得广泛而充分的文化教养。

  普鲁塔克一生担任过许多公职,在潜心著作的同时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他是古代多产作家之一,其著述共有277种,除去其中130种已散失,另一部分为伪书外,保存至今的尚有100多种,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作《道德论丛》,约60篇,包罗有关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政治、科学、文艺各方面的论述。另一类称作《名人传》,包括现存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记50篇。两类著作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一个向我们表明古代世界在行动领域里取得什么成就,一个向我们说明古代世界在思想领域里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和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虽然普鲁塔克撰述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主要目的乃是为了发挥和宣扬他的伦理思想,但使他名垂千古的却是《名人传》而不是《道德论丛》。《名人传》以古代广阔的历史舞台为背景,塑造希腊罗马历史上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普鲁塔克纯朴、清晰、晓畅的文体,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行文中缀嵌的奇闻逸事和隽语名言,使他的《名人传》赢得一代代读者的赞赏,成为西方世界流传最广的经典著作之一,尤其文艺复兴以后,《名人传》被翻译成法文和英文,影响日益扩大,几乎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爱读的经典名著。像拉伯雷、蒙田、莎士比亚、培根、拿破仑、贝多芬、歌德、希勒、尼采……都十分喜爱普鲁塔克的著作 。

  《吕库古传》是《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的一篇,作者在叙述斯巴达立法者吕库古生平事迹的过程中,记载了大量有关斯巴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材料,是研究希腊历史、尤其是斯巴达历史不可不读的重要历史文献,历来为后世史学家——包括哲学史家和教育史家所重视。例如,罗素在其名著《西方哲学史》中大段引用了《吕库古传》中的资料,几乎所有的教育史著作在叙述斯巴达教育时都参考了普鲁塔克在《吕库古传》中的记载。可以说,《吕库古传》现已成为人们研究斯巴达教育的主要资料来源。

  学术界对历史上是否有过吕库古(Lycurgus)这个人物,众说不一。相传闻名于世的斯巴达社会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就是吕库古一手缔造的。这显然夸大了个人的作用,英国教育史家威廉·博伊德和埃得蒙·金在他们合著的《西方教育史》中指出了这个传统说法的双重错误,读者可参阅其论述。 应该说普鲁塔克的《吕库古传》在制造这一神话的活动中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这里不准备过多涉及和评价普鲁塔克对吕库古个人身世的叙述及溢美之词,而只对其中有关斯巴达教育风俗、制度、思想作一扼要叙述。

  阅读《吕库古传》使我们确信,斯巴达教育属于非常古老的人类教育类型。研究斯巴达教育,可以“使我们追溯到这样的时代,即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们(如相同的年龄、性别、职业、图腾),为能抗拒自己周围不可捉摸的世界的神秘力量,保卫自己的安全,总要在部落内部组成一些相互从属的群体,任何人不敢轻易进入或离开这种群体。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的群体变化,就需要经过一定的典礼仪式,把人们纳入新的群体,在这种纳入仪式中,尤其重要又极其普遍的是男童青春期的纳入仪式。” 正像博伊德和金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迫使自己接受斯巴达人尚带有人类早期生活中那些极其原始的生活习俗的原型这一结论,我们就不能研究保守的斯巴达教育制度。 斯巴达生活中那些显著特征,原为希腊人所公有,但斯巴达人特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与外部世界相隔绝,他们在很长时间内墨守着原始部落时代的一些古老生活方式,从而为后世保留了一个早期人类教育的典型。但许多人显然是把斯巴达人中那些近于史前人类生活的惯例的生活特征都归于一次特别的法令,其谬误已为上述两位史家所指出。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斯巴达人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他们自己时代的德性的。

  普鲁塔克在为吕库古树碑立传的过程中,详述了斯巴达在培养德性方面的各种做法,这些做法集中到一点,就是使斯巴达人的生活教育化,把包括政治、经济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与德性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斯巴达人极力维护社会成员内部在政治、经济活动中的平等权利,竭力防止两极分化,以求整个民族在稳定和团结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类早年求生本能的反映。没有这种根深蒂固的生存需要作基础,所谓的吕库古立法就不可实现。吕库古立法主要有三项内容: (1)创建了由28人组成的元老院。普鲁塔克在论述创建元老院的意义时引用柏拉图的话说,由于元老院同国王们在最重要的事务上具有同样的决定权,从而给国家大事的协商带来了稳定和节制。(2)重新分配土地。当时斯巴达人的两极分化已趋严重,“在这方面存在着骇人听闻的不平等:城邦因充满了贫穷的、无依无靠的人而负担沉重,而财富却全部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他决心要消除骄横、嫉妒、罪行、奢侈以及那更加根深蒂固地折磨着国家的弊病:贫与富。他说服了同胞将所有的土地变成了一整块,然后重新加以分配;劝说他们彼此在划一的、生计上完全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在一起,单凭美德去博取功名;使他们确信在人与人之间除了那种因行径卑贱而遭到谴责和因行为高尚而备受赞扬的区别以外,是不存在其它差别和不平等的。”

  除了重新分配土地,吕库古还分配了斯巴达人的流动财产。他看出人们是不容忍自己的财产直接从身边被取走的,于是,就采取了另一种方法:用政治谋略去克服他们的贪婪。他取消了所有的金银货币,规定只准使用铁币,这种铁币易碎,币值甚小,一大堆沉重的铁币只有些微的价值,它们“即不便收藏,也不值得收藏,不,甚至切成碎片也不能带来任何利益,还有谁要去偷窃它呢?” 所以这种铁币通行的时候,许多罪恶都从斯巴达消失了。” 当然,消失的不仅有罪恶,也有新兴的文明的萌芽,这是普鲁塔克没有看到也不愿看到的。他说:“因为没有货币,就不可能购买外国货物或古玩摆设;航海商旅就不再将货物运入斯巴达的港口;修辞学教师就不再涉足拉科尼亚的土地,就再没有流窜四方的占卜者,再没有蓄养妓女的人,再没有金匠和银匠。于是,奢侈就这样渐渐地失去了刺激它、支持它的因素,自然消亡了。” 无须说得,取消了“奢侈”这类一般道德家视为“恶”的东西,也就取消了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当然,这也是普鲁塔克所不能理解的。

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述,为了更进一步地打击奢侈风尚和铲除致富的欲念,吕库古采取了第三个、同时也是最为精心构思的政治措施:即公共食堂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相互结伴共进三餐,饮用同样的、指定的食物,而不是在家里,倚靠着华贵的睡椅,坐在华贵的桌前,让仆人和厨子侍候自己,像贪婪的动物,在昏暗中吃得脑满肠肥,屈服于每一种贪欲和各种饕餮之徒的恶习,并且需要长时间的睡眠、热水浴、充裕的休息,这一切不仅毁坏了他们的性格,而且也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基于此,普鲁塔克由衷地称赞公餐制“真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而且是一个更伟大的成就。”

  在普鲁塔克看来,吕库古的这三项措施从根本上涵育了斯巴达人的德性——元老院带来了政治上的节制和稳定,重新分配土地和流动资产从根本上消除了贫富不均这一社会痼疾,养成了斯巴达人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在一起,单凭美德去博取功名的高尚精神;公餐制不仅使得财富成了不再引人产生欲望的对象,而且使公共食堂成了涵育简朴、友爱、志趣相投、好恶一致等共同行为规范的学校。

  吕库古制定的这些法律没有一条是写成文字的。普鲁塔克说,一方面确有神谕禁止他这样做,而他自己觉得,倘若那些促使城邦的繁荣与美德的最主要的和最有约束力的原则,深深地在公民们的习惯和训练中扎下了根,它们就会经久不变和牢固可靠,因为通过教育使青年人明确坚定不移的目的,要比强制更具有约束的力量,教育对于每个青年来说,就起着立法者的职能……吕库古使得教育完完全全地担负起立法的功能。 用教育代立法,或者,把教育与立法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教育的力量去促进立法执法工作,确是一条值得注意的历史经验。不过,吕库古当年是否像他的传记作者所说的那样是由于神谕或对教育的自觉认识而不制定成文法,这是一个问题。另外,我们也应明确,像公餐制这样特殊的制度并不是一个人的立法就能确立的,从普鲁塔克自己的叙述来看 ,它确是一种古老的社会风俗,而非一次人为的立法活动就能规定和长期实行起来的。

  斯巴达教育中的许多因素,都是从原始部落生活风俗中沿袭下来的。例如斯巴达国家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就反映了妇女在人类早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过去我们只注意这一现象的健康方面,而很少指出它实际上是史前社会的一种十分落后的遗存。不过,这种在时间意义讲非常“落后”或原始的教育,确是令人怀念和想往的:那时的教育与生活水乳交融,互不隔离,它不仅是自然的、平等的,而且是诗意的、智慧的,它在两性自然平等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地遵循着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如两性相互激励等。普鲁塔克说,吕库古让少女儿同青年男子一样习惯于运动时只穿着短袖束腰外衣,在某些欢庆节里舞蹈、唱歌,青年男子则在四旁观看。她们时而善意地揶揄和挑剔那些行为失检的青年男子,时而歌颂那些表现出高贵品质的人,以激励起青年男子们的豪情壮志。 普鲁塔克说,少女们衣着虽少——她们参加节日游行或体育竞赛时,半裸着身体出现在青年男子的众目睽睽之下——却丝毫不失体面,因为轻浮放荡已一扫而尽,伴随着她们的是庄重贞节;不仅如此,这样还使她们养成了朴质的习惯和对身体健美的热烈追求。同时,这也给女性们体验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因为她们感到在勇气和抱负这个领域里,自己也占有一席之地。 普鲁塔克还详细描述了斯巴达人古朴原始的婚姻风习 ,他认为这种婚姻生活锻炼了斯巴达人自我克制和节制的能力。作者的许多叙述无疑是些溢美之词,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古人从衣、食、色等基本方面,自我束缚、自我塑造这一历史过程的某些重要信息。

  普鲁塔克不仅从宏观方面为我们描绘了斯巴达教育的社会历史画面,而且还对斯巴达人如何培养合格社会成员作了非常具体生动的叙述。下面我们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看斯巴达是如何培养理想德性的。

  普鲁塔克说,吕库古把教育看作是立法者最伟大、最崇高的任务。他追根溯源,从精心调整婚姻与生育状况开始培养下一代的工作。在这里,普鲁塔克显然又是把斯巴达人的一些风俗归结为个人立法。根据他的记载,斯巴达人当时在婚姻生活中还有公妻制的成分,但他强调指出:“那时在婚姻关系上普遍存在的自由,目的在于得到健壮的体魄和建立良好的政治,远不同于后日人们归咎于妇女的那种放荡和淫乱。 他举例说,一个年老而妻少的人,如果他看上并器重一位俊美高贵的青年,就可以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妻子,让他们生子并给予抚养。一个受人尊敬的男子如发现一位妇女给自己的丈夫生下了健美的孩子且举止端庄而得到自己丈夫的赞美和爱慕,他就可以征得那妇女丈夫的同意,得到她的欢心。这样,高贵的种子就播进了能够结出美丽果实的土壤里。吕库古不把孩子看作父亲的特殊财产,而是国家的公共财富。因此,他不愿本邦的公民由随意结合的父母所生,而希望他们是最优秀的人们的后代。他认为人类制定的许多法律是愚蠢的:“他们繁育犬马时反倒坚持要得到最佳雄性配种,不惜金钱和利用私人交谊;但是,他们却将自己的妻子锁在深宅内院,让她们只为自己生儿育女,哪怕他们自己是些笨伯,或是孱头,或是病夫。仿佛血统低劣的子女不首先反映出占有和抚养他们的那些人的低劣、而血统优秀的孩子也不首先反映出占有和抚养他们的那些人的优秀品质似的。”

  由于孩子是国家的,父亲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抚养孩子。孩子出生后必须经过部落长者的检查。如果婴儿匀壮结实,他们就命令他抚养,如果孩子瘦弱畸形,他们就将其扔掉。“他们深信:倘若造物主一开始就没有把健康和力量赋于这条生命,它的存在于己于国都是毫无禅益的。根据同样的原则,妇女们往往用酒而不是用水给新生儿沐浴,以此考验婴儿的体质。据说烈性的酒会使体弱和患癫痫病的婴儿惊厥、失去知觉,对于壮硕的婴儿,却像炼钢一样经受了一次锻炼,反能增加其坚强的素质。保姆也极其用心,精于护理。她们不用襁褓裹着婴儿,任婴儿的肢体自由发展。她们还教育婴儿知足常乐、不挑食、不怕黑、不怕独处,不让他们沾染上暴燥和哭闹等等不良习惯。”

  孩子长到七岁时,就全部由国家收养,编入连队。在连队里他们遵从划一的纪律,接受划一的训练,因而渐渐地习惯了彼此一道游戏和学习。判断能力卓越与格斗极其勇敢的孩子被推举为他所在连队的队长,其它孩子都密切注意他、服从他的命令,甘受他的责罚。所以普鲁塔克说斯巴达人孩童时代的训练实质上是一种关于服从的实践。一切训练都在于使他们善于服从命令、吃苦耐劳与能征善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体质方面的锻炼增加了。他们头发剪得极短,惯于打着光脚,游戏时多半光裸着身子。到12岁时,他们就不再穿短袖紧身外衣了,一年发一件大氅,肌肤干燥坚硬,很少洗沐和涂抹油膏。他们成群结伙住在一起,睡在自己用手从河边折来的灯心草穗子堆积成的地铺上。

  各连队的少年由精明能干、最尚武好斗的的埃壬率领。所谓“埃壬”是种称号,指那些从少年班出去已经两年的青年。他出则指挥其部下摹拟作战,入则由少年们侍候饮食。偷窃是一件异常严肃的事,正如传说讲的那样,一位少年偷了一只幼狐,把它藏在自己的大氅里,这畜牲用尖牙利爪扒出了他的肠子,他还是强忍着痛苦,宁愿死去,也不愿让人发现他的偷窃行径。

  埃壬常常这样教育孩子,他吃罢晚饭往榻上一躺,命令这个孩子唱个歌,向那个孩子提几个问题,如“谁是城邦里最优秀的人?”或者“你认为这个人的品行怎样?”。孩子们就这样慢慢习惯了怎样做出正确的判断,从小就培养其对公民为人行事的兴趣。因为一个孩子若被问及谁是优秀的公民、或谁是声名狼籍的公民而答不上来,就会被断定为头脑迟钝的人,不是追求美德和荣誉的材料。同时,答话不仅要有理、有据,还要言辞简洁准确。回答错了就给予处分:伸出姆指让埃壬咬一下。埃壬还常常当着长者和官吏的面处罚这些孩子,让他们判断他的处罚是否得当或有无道理。孩子们受处罚时,谁也不出面干预,但孩子们走开以后,倘若埃壬的处罚过于苛严或过于宽大,长者和官吏就会提出责问并给以指正。

  教育下一代是城邦的大事,斯巴达的成年男性公民如果不是公务在身,他们就去督促少年的训练,指点少年们做些有益的事情。少年们可以见到城邦的长者,因为长者非常关注少年们的训练,经常到操练的场地去看他们的体力和智力竞赛,这不是出于好奇,而是作为长者应尽的义务。我们看到,对下一代的培养几乎成了整个斯巴达人生活的中心。

  斯巴达教育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男孩长到12岁以后,就可以与一些眷爱他们的青年男子交往。“宠爱少年的那些人,也分享少年们的荣誉,据说,某次某人因为他所宠爱的少年格斗时脱口喊出了一句粗话,被行政长官罚了一笔款。这种钟爱在斯巴达入当中得到普遍的赞许,甚至少女们也在优秀高贵的妇女里面寻得钟爱自己的人;然而,此中毫无嫉妒、竞争,相反,那些把他们的感情集中在同一少年身上的人,倒把他们的感情变成了彼此发展友谊的基础,通过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他们所钟爱的少年成为尽可能高贵的人。” 斯巴达人同性之间的这种钟爱是否只是教育意义的?普鲁塔克极力美化斯巴达生活模式,对斯巴达人那种枯燥无味的军营生活曾使男风盛行这一齷龊现象自然是不愿提及了。不过,这一问题的历史真实面目到底如何(如有人指出雅典教育大师苏格拉底也有这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

  要深入研究和评价《吕库古传》中的教育思想,必须对它所描述的时代有一个大体的确定,不然的话,我们对普鲁塔克说吕库古“是个温良的人,天性倾向和平”,“斯巴达人在音乐与诗歌教育方面也很认真严肃,可与他们渴求谈吐纯洁所作的努力媲美”,斯巴达人运用语言的成就证明了“热爱智慧胜过热爱健身活动是斯巴达人与众不同的特点” ……等等,感到不可理解。因为按照流行的说法,斯巴达人嗜武成性,残忍无情,他们独养勇德,文化上成就甚低……。杀戮希洛人就是最好的例证,而杀戮希洛人的秘密行刑(Krupteia,克鲁普特亚)又是吕库古设立的一个机构。对这些相互矛盾的说法应如何解释呢?

  普鲁塔克自己认为:“斯巴达人开始对希洛人如此残酷无情是较后时期的事情,尤其是大地震之后(在公元前464年),当时希洛人与美塞尼亚人一道反对斯巴达人,在境内烧杀虏掠,给城邦带来深重的灾难。我根据吕库古在其它方面表现出来的慈祥和正义的性格分析,实在不能将‘克鲁普特亚’这个如此令人痛恨的措施加诸在他的身上。” 他赞成古人的一种说法,认为吕库古没有参加过任何军事活动,他的法律是在和平时期制定的。他还说:“吕库古的主要目的并非要让他的城邦去统治去统治其它众多的城邦,相反,他认为整个城邦的幸福如同单独个人的幸福一样,系于德行的广为流布与自己领土范围内的和谐。他所有措施调整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思想开阔、自给自足,在所有一切方面都平和节制;并使他们尽可能长久地将这些品质保持下去。”

  普鲁塔克的意见是否可靠?说斯巴达人对希洛人从大地震以后才变得残忍起来,值得商榷。现代研究认为,在公元前七世纪末以前,斯巴达人生活安逸自由,热爱艺术和音乐,对殷勤的奴隶也有较好的态度,但到了公元前七世纪末的第二次麦西尼亚战争之后,斯巴达的文化发展才突然停滞。“例如,最近在斯巴达阿尔特弥斯神庙遗址的出土文物就揭示了这个民族艺术的突然变化。整个七世纪,都能看到一些生气勃勃的、有地方色彩的艺术品的证据。这些艺术品无论在优美或滑稽方面都表现着典型的希腊人的意识。后来,在非常短暂的时间以后,神庙里奉献的祭品不再是精美的了,而且表现出幽默感的那些奇形怪状的面具,甚至在祭品中再也找不到了。” 斯巴达巨大的社会变革很可能是第二次麦西尼亚战争(公元前640年一631年)之后的事,这就是说,如果吕库古是公元前七世纪末以前的人物,或者说,普鲁塔克在作传时把他当作公元前七世纪末以前的人物,他所描述的乃是这个时期以前的斯巴达教育,那么他对吕库古其人及他所处时代教育的那些描述,就不是完全不可信的。

  对普鲁塔克叙述时代有个大概的把握之后,许多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如斯巴达人不重视读书识字的教育,这一点通常为现代教科书所批评,但对希腊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因此苛求斯巴达,因为当时的希腊刚刚走出“黑暗时代”,书面文化还未发达,以几百年后雅典高度繁荣的文化(文字)教育为参照系去批评斯巴达人,显然不妥。从公元前800年到前500年间,伯罗奔尼撒的科林斯和阿哥斯曾一度是希腊各邦中文学艺术发展的先驱,到公元前七世纪时,斯巴达则远远超过她的许多对手,其后就是以米利都为首的小亚城邦,在那里,希腊辉煌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之花,在六世纪开始吐蕊开放,而雅典文化的繁荣则是五世纪中期以后的事。对斯巴达和雅典的比较研究应该遵照时代对等的原则,否则许多结论便毫无意义。

  普鲁塔克以吕库古立法及其影响为线索,讲了斯巴达在几百年中的变化过程,可以说,一篇《吕库古传》就是一部斯巴达简史。普鲁塔克是个道德主义者,他完全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去评点一切,所以他对许多历史事实的解释都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他虽然看到了私有财产对斯巴达社会体制的动摇作用,如他认为阿吉斯统治时期,斯巴达人从战争中带回了大量金银,使得国内充斥了对财富和奢侈的嗜好,从而破坏了吕库古的“法律”,导致了斯巴达的衰败,这固然有其历史真实的一面,但他一味留恋过去,极力美化斯巴达社会中尚带有浓重原始部落色彩的军事共产主义制度,把它描绘成一个人类在道德上极其高尚和纯洁的黄金时代。这种浪漫的怀古幽情本质上是反历史的。但话说回来,正是普鲁塔克的这种真挚、纯朴的道德主义情愫,使得包括《吕库古传》在内的《希腊罗马名人传》熠然生辉,使它从问世之日起,就成为西方世界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化力量。至少,如果普鲁塔克在创作名人记不怀有纯洁道德的高尚意图,他就不会在行文中那么详细认真地描绘古代世界的教育风貌,从而为今天的教育史研究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

傍晚,微风习习,绿草茵茵,坐在木椅上,听歌或闭目养神,都是很惬意的事儿。一个人心静时,脑海里容不下心事,尽享这片刻安然。

一个不太熟络的旧同事,如今再一次相遇,却有了种亲切感。聚在一起时,共同的话题便是前任公司的人事。她一直无法理解,在高职高薪面前,我会选择离职。真实地说,我曾很怀念在那儿的一切,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和物质。但我最终无法跨越一切信任和鼓舞,输给了自己。同时,也留下对职场种种的思索和自身的改变。

带着宽容和学习面对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并坦然地接受新的改变,融入新的环境,有着哲学家的思想和猪的随遇而安去生活。

在婚姻里,我甚至惧怕对方不定时的忧虑,抱怨。因为对于才情及对人生见地都高于自己的人,一切劝导都会无力和反感。我只能静静地感受波及过来的情绪,力竭让自己不要被传染。

也许,这世上有很多的人,都处在龙游浅水,虎落平阳的境地,他们不安于现状,却苦于路在何方。所以他们注定是精神的痛苦者,行动的痴呆者。

我也会思索明天,但我却唯能把握今天。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的那一刻,我便在问自己这一天,我要做些什么?在这一天,除了惯常的工作,人事,我是否会发现触动心灵的一瞬?

我也设定了未来,设定了自己人生的角色,并努力地提高自己以适应角色的转换,比如从女孩成为女人,从女人成为妻子,从妻子成为母亲等等。我都静静地准备着……

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关于工薪阶层生活,《十年》,是一个构思,文章虽已开了个头,也有了一个写作的头绪和内容。但这几天手一直握着笔却写不出一个字来。

记得以前写小说,文思来了,三更半夜都会爬起来熬夜,一气呵成。可现在,是不是文思和才情都不比当年?

《十年》里有个主人公也是自己的写照,也许正因为如此,一个人不是随时随地能够谈自己的。如此凝重的境遇是需要时间和情感酝酿的。而且这是一部真实生活的记录,需要真诚和耐心去完成。

手上曾有多篇小说底稿,中途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希望自己能够在《十年》的写作上坚持下去,直到完稿。

写作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是我情趣和爱好的一部分,它可以记录生命行走的过程,岁月划过无痕,唯有写作可以让它变成永恒。我们在写作中双重地感受和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它是经历和想像的再生。

到明年,2008年,我和ashu相识十年了,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婚姻,从爱情到婚姻这十年的拔涉,一路走来,多少辛酸,多少苦楚,我不提倡一个人老沉缅在过去的痛苦或欢乐中,必竟真正属于我们的是现在,用心经历现在,才能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但过去它也是有生命的,用笔记下那些生命吧,并被这些生命感动着,更加地热爱生活!

<p>几乎所有证件都有有效期,比如驾驶证、会计证、律师证、记者证、护照、身份证<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唯独结婚证没有有效期。按说,没有有效期的证件是无效证件。终身制证件严格说<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不是证件。<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amp;mdash;&amp;mdash;</span></font>假设我们给结婚证增加了有效期,到期双方自愿续约,我们的离婚率将大幅下降,<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甚至杜绝。没有有效期的证件使得证件持有者自然属性暴露无遗。拥有有效期的证件<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约束证件拥有者社会属性占上风。换言之,持有<span class="GramE">有</span>有效期的结婚证的夫妻,双方会尽<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量将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以期续约。反之则相反,破罐子破摔。<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郑渊洁<span class="GramE">老师博客语录</span><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这无疑是本世纪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创意,假如政府同意的话。<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比如说,一对情侣:结婚时可以选择,结婚证有效期为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当然应该加上一种选择:永远有效。那这个社会就变得更加<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和谐。<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span></font>不只是减少了离婚的麻烦。降低了离婚率。它还将带来一系列有趣的新现象。<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试举若干:<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1</span></font>、真正为爱情结婚的:仍然还是会选择永远有效。实在将来过不下去就<span class="GramE">只好离啦</span>。<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2</span></font>、因为家长压力而结婚:可以选择五年、十年的中短期。怎么着也得<span class="GramE">像这么</span>回事。<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3</span></font>、因为一见钟情的而结婚的,最好选择短期,比如一年、三年。这样保险,实在是<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真命天子,就延期嘛。<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4</span></font>、因为美貌而结婚,可以选择十年吧。十年内如果有变化,那还是可以想点美容<span class="GramE">秘</span><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span class="GramE">诀</span>。<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5</span></font>、因为财富和权势而结婚,可以尽可能长一些,不过要有钱有权方同意哦。<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6</span></font>、娱乐新闻可以增加更多的<span class="GramE">名星</span>报道素材。<span class="GramE">哪个哪个</span>婚期即将失效,身份上升,哪<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span class="GramE">个</span>哪个信誓旦旦要延长婚期,<span class="GramE">哪个哪个</span>只拿了一年期结婚证。<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7</span></font>、对官员们的晋升可以先考察结婚有效期:才五年?只能当科长。想当部长?先把<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结婚证有效期延续到五十年吧。<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8</span></font>、有多少找不到对象的大龄青年获得解放?怎么着也能找一个短期结婚的对象吧?<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9</span></font>、有多少单身的老年人不再苦守孤独?有效期十年,还不一定有这么长的命呢。如<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果能继续过十年,应该知足啦。<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10</span></font>、今后登记房产什么的,要先亮结婚证。不过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把结婚证有效期<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信息设置在身份证里,随时可以查到呢。<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11</span></font>、政府可以调控。什么年龄的人结婚<span class="GramE">只能拿哪几种</span>有效期。如果你硬要扩大选择<span class="GramE">范</span><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 <br />

<br />

</span></font>围,对不起,作点贡献吧,交点选择婚期税。增加了财政税收,利国利民。当然这样<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的税种可以<span class="GramE">设很多</span>,比如离婚税:谁叫你们没有耐心,就差这么几年了都不坚持一下<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交钱吧。<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12</span></font>、更体现男女平等,人的一生有多次机会走进教堂,真有爱情的可以一直对妻子说<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我愿意。女人如果需要不断得到丈夫这样的话,当然得尽职尽责,做好太太的角色<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相反,男人也一样。<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13</span></font>、减少了夫妻吵架的可能性,用不着吵,过了这几年,友好地分手,吃个分手饭。<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说不定单身过两年又再去领一次证。构建和谐社会嘛。<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14</span></font>、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宣传和支持鼓励人们慎重地对待神圣婚姻。重奖<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那些<span class="GramE">恋婚癖</span>,结婚有效期延期的,有奖。一次就选择永远有效的,重奖。社会主义初<font face="Ari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br />

<br />

</span></font><span class="GramE">级阶段</span>,摸着石头过河。</p>

傾訴

  巩涵in 原创精品
27
4月

在這個飄雪的春節﹐石頭﹐剪刀﹐布條圍在火爐旁﹐空氣冰冷得被凝固似地﹐沉沉地壓在人心上﹐遠處依稀可聽見鞭炮和歡笑聲﹐此地卻顯得有些清冷

我抬頭﹐和剪刀的目光相撞﹐剪刀看著我﹕”布條﹐你媽真好﹐昨晚半夜還起床給我們掖被角﹐還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只是﹐只是老了﹗”

“是的﹐只是老了﹐我們也老了﹗”石頭憂憂地說。

石頭﹐剪刀﹐布條是兒時一起玩石頭﹐剪刀﹐布認識的伙伴﹐二十几年了﹐她們仨還是像這個游戲中的三聯體一樣未曾分開過.

石頭是文菲﹐剪刀是娟子﹐我是布條﹐當時﹐我死活不肯接受這個土里土氣的名字﹐她們早早地把兩個聽來順耳﹐以示強者的名字搶了去﹐留著個軟綿綿地踢給我﹐記得娟子那時特凶地指著我腦門說﹕”得了﹐你不接受也得接受﹗”文菲那小樣的也像拳王泰森一樣在我面前舞著拳頭恐嚇﹗小時候﹐我覺得娟子霸道﹐好強﹐冷漠﹐也許是出于單親家庭吧﹗

我們三人共同穿越在時光的隧道里﹐形影不離是什么﹖是兩個人的友誼﹖那三個人呢﹖我們叫作是:三足鼎立﹗

一晃時間就到了高考﹐這個決定青春的十字路口﹐選擇中就存在著得失﹐離別﹐老天真不愧是厚待我們仨﹐這個關鍵時刻上帝也沒有把我們分開﹐我們都考取了省城的大學﹐文菲在醫學院﹐娟子在化工學院﹐我在師院﹐254路公汽就繞著這三所學校轉﹐我們稱254路為天使的翅膀﹗

開學后的第一個星期天﹐我們在師院附近的小館子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著各自學校的奇跡﹐記得文菲握著她的小拳頭﹐唾沫橫飛地說﹐大四考研﹐考GRE﹐我也跟著熱血澎湃﹐慷慨激昂地說﹐這里將是我走向世界的起點﹗剪刀也激動地看著我們﹐”你們都出國了﹐總不能撇下我吧﹐要知道咱三是什么來著﹖出國﹗咱們仨去瓦爾登湖所在的那個國家吧﹗”于是﹐我們仨人不知天高地厚地做著出國夢﹐為了激勵﹐約束我們行為﹐促成夢想的早日實現﹐由剪刀起草了一份名為《尋夢律法》﹐里面獎懲分明﹐第一條明文規定大學期間杜絕談戀愛……

時間一晃一年就過去了﹐在這一年里﹐我們深深體會到大學并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充滿斗志﹐充滿熱情﹐充滿活力﹐積極向上﹐朝氣蓬勃﹗我們失望的同時﹐骨子里就開始抵觸奮斗﹐大二那年﹐石頭連英語四級都沒過﹐我們沒有責備﹐甚至沒有力氣責備﹐也許為了這個夢想一年里我們耗掉了太多的沖力﹐誰都沒有錯﹐錯在我們沒有力氣把握未來﹗

大三那年﹐我們都不想考研了﹐剪刀說﹐大學給了我們夢想﹐卻也碾碎了這個夢想﹗也許是吧﹗隨之﹐大伙都松懈了﹐像泄氣的氣球耷拉著腦袋。大學里很多人都在放縱自我﹐也許以前壓抑了太久﹐也許對大學失望了太多﹗也許只有放縱才能揮霍掉所剩的激情和青春。接著石頭和一個本系叫王明的男孩戀愛了﹐漸漸地﹐我們聚在一起時少了一個腦袋﹐對于這﹐剪刀當時很絕情﹐很冷漠地說﹕石頭﹐你去吧﹐你為了一個相識二年的人而放棄兩個相識二十年的人﹗我不想再見到你……

那純當是氣話﹐現在不是又見面了嗎﹖摯友是什么﹖是完全可以一起痛哭﹐一起大罵﹐一起暢笑﹐一起苦難﹐ 一起幸福的人兒﹗

母親問我仨想不想吃年糕﹐我們異口同聲的叫出聲﹕”想﹗”我母親笑了﹐滿臉的皺紋堆砌在她干瘦的面頰上﹐雖然我們已是二十好几的人﹐在母親面前永遠都是孩子﹐只有在母親面前我們才會感愛到做為孩子的快樂……

剪刀打著呵欠﹐昨晚我們仨聊得太晚﹐夜里﹐聽到低低地﹐壓抑地哭聲﹐我知道是石頭﹐黑暗中伸過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哭聲停了﹐夜靜了﹐仿佛一切都暫時停止了﹗

石頭是我們仨中最傷心的﹐最痛苦的。結婚半年就離了﹐石頭的老公就是那個與她在醫學院一見鐘情的王明﹐石頭結婚的時候﹐我特意從北京趕了回來做她的伴娘﹗

婚禮在本市的友誼賓館舉行﹐那一天是我二十一年來看過的最為宏大﹐壯美的場面﹐婚車排滿了整個友誼路﹐大禮堂里晶瑩巨大的水晶燈放射出無比幸福的光亮﹐地毯厚厚地﹐滲出那火紅的圖案﹐潔白地桌布讓我的眼無法數清它究竟扑在了多少圓桌上……

我們的公主石頭穿著一龔潔白的婚紗﹐無比燦爛地在如此盛大的場面完成了她人生的一件終身大事﹗我現在才知道什么叫婚姻的幸福﹐新娘頷首的微笑﹐輕盈的步伐﹐眼里載滿的秋波等等久久地充斥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這也許就是婚姻帶來的幸福吧.

可誰曾想到﹐這種幸福是如此短暫﹗

剪刀拿眼橫我﹐大聲說﹕”布條﹐你他媽別被火爐烤糊了﹐倒是吭聲呀﹖”我覺得剪刀從小到大一直在欺負我﹐這不﹐在我家里﹐也敢罵我﹐好在﹐我不跟她較真﹗我嘆了口氣﹕”我在想我們二十年前的生活﹐包括童年﹗”

“你她媽老沉著在過去的記憶里﹐小心被溺死掉﹗”剪刀大過年的也不給我說句好話。

“能夠溺死也好﹗”石頭看著我﹐那句話像一種解脫從她嘴里舒緩地吐出來,也橡一根針一樣把我久沉的思緒扎醒﹐我抬頭看著石頭﹐久久地﹐我看著那雙曾經含情脈脈的眼﹐如今毫無光彩﹐像一潭死水﹐久久地﹐我看著眼前的這潭死水﹐讀懂了里面的絕望﹐還有濕潤的液體慢慢涌出。我伸過手緊緊地握著石頭有些冰冷的右手﹐只覺得心被尖銳的東西抓著﹐生痛﹗剪刀的手也伸了過了﹐握在一起﹐隨即我們的的另一只手也放在對方手背上﹐一層一層壘起來﹐像小時候一起玩積木﹐像高考一起下苦功努力﹐像大學為出國發誓一樣﹐這六只手又壘在了一起﹐我們沒有說什么﹐但卻有這種力量已悄然定格﹐這種力量從我們仨相識的那一天已注入了我們彼此的靈魂里﹗

剪刀咬著牙﹐不讓自己哭出聲﹐這是我們仨在大年初一感受到的快樂﹐過年對于我們﹐已沒有曾經的愉悅了﹗

我看著剪刀﹐這個一直在我面前扮演驕橫﹐堅強﹐好勝的女人﹐她的心卻異常脆弱﹐﹐從小就生活在沒有父愛的家庭里﹐從小就缺乏一種陽剛的堅毅﹐我給了她一個在我面前演儀的機會﹐我沒有告訴她﹐我心里一直都覺得她只是一只假老虎﹐一只紙老虎﹗她的悲傷源自于她自己﹐而此時也許是石頭讓她想到了痛苦﹗

剪刀的氣色還沒有恢復過來﹐自上次那次手朮到現在已兩個月了﹐也許再過兩個月﹐甚至兩年或者更久﹐剪刀都會記得這次手朮﹐有些傷疤在肉體上可以短時間愈和﹐但精神上卻需要很久很久﹗尤其是那種在女人身上去剝落一個生命的傷疤﹗

兩個月前﹐我從東莞趕到珠海去照顧剪刀﹐她明顯地瘦了﹐臉色蒼白﹐很慵懶﹐很疲備地躺著﹐我陪她去醫院﹐在手朮室的長椅上我如坐針氈﹐眼前滿是血﹐我不停地在走廊上來回走動……

我几乎是背著剪刀走出醫院的﹐她在我背上緊緊地拽著我的胳膊﹐抽著冷氣﹕”布條﹐痛﹐痛死了﹗

在珠海一個星期﹐我見到了那個讓石頭經受如此痛苦的男人﹐那男人四十多歲﹐穩重﹐成熟﹐不像那個年紀所有發福的學問人挺著個將軍肚﹐反倒他顯得異常清瘦﹐給人很安全﹐很踏實的感覺﹐我出于關心﹐比看其他男人多看了他兩眼﹐剪刀以為我在審視他﹐准認為我把她看作他的Pet了﹐他來時提了很多養血的補品﹐還特意從藥鋪里買了當歸﹐阿膠﹐枸杞等中藥﹐沒坐多久﹐就跑到廚房去煎藥了……

臨走時﹐我送他出門﹐他有些內疚地對我說﹕”娟子是個很好的女孩子﹐我對不起她﹐麻煩你了﹗”他的話很短﹐卻很真誠﹐更讓我感動的是﹐他在轉身的瞬間讓我看到了眼淚﹐一個四十多歲男人的眼淚﹐它不是情緒化的﹐不是偽裝出來的﹐那是真摯情感的外溢﹗

回屋﹐我問娟子﹕”石頭﹐你幸福嗎﹖”

石頭﹐看著我的眼睛﹕”幸福﹗”

那天晚上﹐石頭問我﹐活得累不累﹖我沒做聲﹐我覺得一個人只要活得是她自己﹐何為累與不累﹖

母親做好了年糕﹐端上桌好會兒﹐我們才緩緩動起筷子﹐母親將年糕做成了三種不同的吃法﹐一個碟子盛著煎制的﹐那薄薄地片兒﹐金黃中散發著米香﹐一個碟子裝著蒸制的﹐切著更薄的片兒﹐上面撒著蔥花﹐調料﹐肉沫。另外一種就是年糕煮米粉﹐加些青菜﹐花生。盛在我們面前的小碗里﹐我看著母親﹐她不停地用手搓著圍裙﹐看著我們笑著說﹕”快趁熱吃吧﹐記得小時候你們嘴讒著呢﹐剛下鍋就堵在廚房里圍得水泄不通的﹐倒是長大了﹐變斯文多了……”我讓母親坐下來﹐一起吃點﹐母親擺擺手﹐出去了﹗

小侄子冬冬倒是吃得呼哧呼哧地﹐我們被他的吃相感動了﹐小時候咱們也是這樣吧﹐石頭走過來﹐拿紙巾攛掉冬冬嘴周的湯跡﹐拿起碗一勺一勺地喂他﹐冬冬也特乖地吃一口就說一聲﹕謝謝阿姨﹗逗得我們三人哈哈大笑﹐石頭更是憐愛無比﹐可惜那小子吃飽了﹐就和一幫小朋友一邊撒歡去了﹗

我們又重新坐到火爐旁﹐電視里正重播昨晚的春節晚會﹐出台的是趙本山﹐高秀敏等合演的《賣拐》﹐一陣一陣的轟堂大笑﹐讓我感到莫名其妙﹐索性把電視也關了﹐也許真正的快樂還得從自已內心產生的。沒有誰會給予我們快樂﹐除非我們自己﹗

我關掉電視的時候﹐她們倆都瞪眼看著我﹐石頭說﹕”布條﹐你想結婚嗎﹖”我一時給問住了﹐我不知道她怎么會突然問這個問題﹗剪刀也接過話說﹕”就是和那位相戀了六年的小子﹐那個和你分分合合﹐從南到北的家伙﹗”我當然知道只有他了﹐我這人挺沒出息的﹐(六年來只和這么一個人談過一次戀愛﹗)我看著她們﹐石頭那雙黯然失色的眼睛深深地扎痛了我﹐在她面前我有什么勇氣談婚姻﹐我搖頭﹐搖頭表示什么﹖是我不想告訴他們﹖是我不愿意結婚﹖還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辦﹖婚姻﹐總有一天是要面對的﹐但在到來之前﹐它得有個說服我的理由呀﹗如果我這輩子不能好好兒地對待它.我又為何莽撞地奪取它﹗婚姻對于我﹐是需要思考的﹐究竟要思考多久﹐我也不知道﹗

她們都很清楚我現在的感情狀況﹐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石頭勸我﹐在經濟上能夠把握自己的部分﹐她的話當然有道理﹐是呀﹐這么些年﹐嚴格說來﹐我還沒有一分屬于自己的存款﹐每月的工資就那么點兒﹐取出來兩人都存在一起了﹐折子放在他那。我只留著些零用錢﹐僅此而已﹗加上我們倆也不在一個地方上班﹐平時有個頭痛腦熱的﹐醫藥費都成問題﹗石頭問我﹐就不怕有天人財兩空的﹖

剪刀盯著我﹐”你現在經濟上還是走原有的政策﹖”我點點頭﹐她用政策兩字揶揄我呢。”你整個兒傻B﹗”我有些憤怒地看著她﹐但我心里知道﹐她是為我好﹐她說話一直這么沖﹐石頭吼了聲﹕”剪刀﹐住嘴﹗”

我覺得我們在愛情與金錢上的觀點已太不一樣了﹐已無法正常溝通下去了﹗我的心頓時痛起來…..

是的﹐每個人不可能求得任何人的理解﹐但總可能得到几個知心朋友的共鳴﹐可現在呢﹖我孤家寡人的一個面對﹐我錯了嗎﹖

“布條﹐別以為你是救世主﹐別以為你多脫俗﹐你是生在現實社會﹐男人與愛情永遠都不可能一成不變﹐別以為你的愛多偉大﹐你再這樣固執就是在給自己…..石頭沒把話說完﹐今天是大年初一﹐后面我知道是哪几個字﹐說出來不吉利﹗

我不是救世主﹐我一直想做到脫俗﹐可總被世俗纏繞﹐我知道世界萬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包括男人和愛情﹐我的愛太平凡﹐根本談不上偉大﹗可是我卻相信一種信念﹐如果這個世界上連信念都不復存在﹐那人活著﹐究竟是什么在支撐﹖信念有可能會背棄自我﹐但至少﹐我曾經在這個世俗的社會里活過自己﹗

石頭是我們的大姐﹐她的話說出來總是擲地有聲﹐可現在﹐她是不是在用自身的經歷給我說教﹖我們難道會面對同樣的婚姻結局﹖難道天底下的男人都是一樣的﹖我頓時覺得很壓抑﹐一個人痛苦得像被誰捂著鼻子和嘴巴﹐有話而說不出……

當然﹐有時我也很悲觀﹐假如有一天我不再愛對方﹐或對方不再愛我﹐我是否有那種不帶走一片云彩的洒脫﹖我是否還會相信愛情﹖我是否還會去接受或追尋愛情﹖

冬冬跌跌撞撞地跑進來﹐擾亂了我的思緒﹐他白淨的小臉被寒風凍得通紅﹐冰冷的小手放在我手心里﹐就嚷著說﹕”姑姑﹐外面的雪停了﹐咱們去玩雪仗吧﹗”我看了看石頭和剪刀﹐她們像兒時一樣﹐撒腿跑就出了門﹐我當時還沒有緩過神。即兒起身也跟著跑出去。

一陣風吹來﹐讓我頓時打了一個寒顫﹐白茫茫﹐白茫茫的一片﹐好久好久沒有這種神清氣爽﹐好久好久沒有這種心曠神怡﹐我索性脫掉風衣﹐抓起一把雪﹐捏成團﹐一股徹骨冰涼浸透全身的同時﹐把我冷卻到了童年﹐童年那無琊的笑﹐童年那單純的心﹐一如這白白雪片﹐純潔而美麗﹐”好涼﹗”一枚雪團擊到我的額頭上了﹐是剪刀扔過來的﹐我也把手中的雪團回擊過去﹐不過我這個四眼沒打中她﹐于是﹐強烈的”報復心理”讓失卻多年的童真又回到了我面前﹐其實﹐生活有時候本是簡簡單單﹐只是人為把它復雜化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并不能表示這樣會過得很好﹐多慮的人生反到很勞累﹐有時候﹐我不快樂﹐是不是因為想得太多﹐情感的﹐事業的﹐家庭的﹐世俗的﹐在腦海中不停翻滾﹐驀然覺得保持一份童真生活才會更有樂趣﹐而童真是不需要太多的思考的﹗

笑聲響砌在礦野﹐飄得很遠很遠﹐我好似聽到它的回音﹐那爽朗的﹐暢意的﹐發自內心而久違的笑聲在我們還青春的臉上拂過﹐骨子里我是個很瘋的女孩子﹐只是因為年齡的原因內斂了很多﹐想必這也是大多數女孩子的共性吧﹐成長有什么好呢﹖但人又不能不去成長﹖此時﹐我卻像回到了十歲那年下大雪的情形。也許也是在這一天﹐也許也是我們仨人﹐也許也是在這個地方﹐我們也是在玩著打雪仗吧﹗剪刀﹐此時已被我襲擊得”遍體鱗傷”衣服上都是雪彈﹐最后一顆我發射得真准﹐不偏不倚打在她的下巴上﹐有几片順勢洒進了她脖子里﹐我笑了﹐哈哈大笑﹐冬冬和石頭也笑了﹐剪刀就跑過來要和我打架的樣子﹐我索性就跑﹐我們倆在白銀銀的世界里追逐﹐身后是冬冬稚嫩的吶喊聲﹕”姑姑﹐快跑呀﹐姑姑又被打中了﹗”我實在跑不動了﹐停下來﹐一回頭﹐剪刀正坐在雪地里﹐喘粗氣﹐彼此都玩累了﹐我走過去﹐把她扶起來﹐冬冬和石頭也過來了﹐一起拉著這個被我打得落花流水的”日寇”

我們談心的地點換到了戶外﹐活動之后﹐渾身充滿了熱量﹐人確實需要運動﹐它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活力﹐而且有能創造快樂﹐

石頭抱著冬冬﹐我們慢慢地走在雪地上﹐溫暖的陽光柔和地照在我們身上﹐冬冬好像有些困﹐瞇著眼﹐想要睡覺﹐石頭憐愛的看著他﹐像一位母親﹐我們一路無言﹗

許久﹐石頭對我和剪刀說﹕”以后你們有了孩子﹐也把我當作是他們的母親吧﹗我﹐我﹐我再也不能……”石頭沒說完的話堵得我心慌﹐我鼻子一酸﹐腦子轟轟響﹐其實﹐對于每個女性﹐她們先天就有種母性情結﹐可是﹐這種先天具有品性卻不能在自己的骨肉身上體現﹐難道不痛苦﹖不悲傷﹖石頭的臉不小心滴在冬冬的臉上﹐她有紙巾輕輕擦去﹐那種感覺打我再次至于痛苦﹗

愛情在一個女人身上演繹到現在﹐結局是什么﹖但我相信那不是最終結局﹐對于石頭﹐經歷過這些﹐可以找尋到更適合自己的愛情﹐對于﹐孩子﹐她甚至會比我和剪刀擁有得更多﹗

我和剪刀都點點頭﹐我想總有一天我會有個孩子的﹐我愛孩子﹐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愛﹐甚至是付出畢生的心血和精力﹐我都會為他而操勞﹐母親的偉大就在這里﹗那時﹐石頭也是他的母親﹗

我們走在戶外﹐發現其實外面除了不冷﹐倒很明亮﹐清爽﹐比呆在屋子里烤火要早暢快多了﹐走出吧﹐走出那自認會給自己溫暖的地方﹐自己不受傷害的地方﹐別蜷縮著﹐走出另你桎梏的圈地。你會迎接到這明亮的天空﹐快樂的自己﹐

石頭﹐剪刀﹐布條一路歡笑地走向陽光﹗

你曾是一株堅韌的勁草﹐/于風雨中感知一份飄渺的緣份﹐/我卻看到了你滿目的憂郁﹐/有誰知道你過住的陳年積郁了多少苦難﹖/歲月的划痕擊落了繽紛的殘顏﹐/你生命的依戀書寫著無力的弱小……曾經愛上了你那淡淡的憂郁﹐平淡的流年卻將它慢慢駁落﹔歲月的年輪一晃就是六年﹐發黃的文字﹐鮮活的記憶﹐閃爍到現在。

我已逃離文字的的煉獄多年﹐曾經為了一個人﹐而放棄去錘煉自己﹗

六年前是曾經﹐六年后是現在。曾經彼此純真﹐而現在互相市俗﹔曾經相互容忍﹐而現在彼此計較﹔曾經歡快流暢﹐而現在抑悶窒息﹔曾經心照不宣﹐而現在難于溝通﹔曾經離婚姻一步之遙﹐而現在頻臨陌路﹗陌路卻難成陌路﹐后退也許會回到曾經﹐但卻終不愿后退﹐進退中﹐輾轉中﹐折磨著自己﹐痛苦著別人﹗

曾經害怕傷害﹐現在卻渴望傷害﹐渴望傷害能讓自己走得徹底﹐走得執意﹗

曾經擔心離去﹐現在卻毅然離去﹐離去讓自己淡然﹐平靜﹐自由﹗

曾經與釋儒道皆無深緣﹐現在卻佛家一程﹐道家一程﹐天主一程﹐薩滿一程﹗

曾經迷戀你淡淡的憂郁﹐你卻把它作為生命的殺手將它在已固的性情中剔除了﹐如果曾經那兩目憂郁的相遇﹐注定是個錯誤﹐為何這些年依舊分分合合著延續﹗如果現在一切都被流年撫平﹐為何彼此依舊沒有學會坦然﹗

你現時已是一棵參天大樹﹐/于浩渺的蒼穹吐納著萬丈豪情﹐/我再也看不見那滿目的憂郁﹐/歲月長河中積郁的淤泥堵砌了記憶的閘門﹐/你生命的詩篇溢滿大氣的磅礡﹐/只是一切再也與我無關﹗

曾經﹐現在卻沒有未來﹗

偶尔我翻翻影集﹐视觉从一张张发黄的照片游离到现在的模样﹐同一个人﹐不同的眼神﹐轻易就流露了她的年龄﹐有张照片是前不久拍的﹐平静的眼神﹐淡淡的笑呈在嘴角﹐一如景致中辽阔安宁的大海﹐默默地看着自己的眼神﹐那些从天真划向忧郁﹐从忧郁划向狂热﹐又不知不觉从狂热划到平静的眼神﹗

一个人的时候﹐忽地就陷进了回忆里﹐回忆﹐是种衰老的象征﹐然而﹐如果不曾回忆﹐又怎能拾得岁月在我们身上的烙印﹐谁又能否认在生命的轨迹里﹐我们不又是在走向衰老﹗

童真的那个时期﹐被赋于了太多的无知﹐但是画家丰子恺却对孩子们的童真极力赞美﹐他把儿童时代称之为”人们的黄金时代”﹐”真生活”﹐但当我们开始怀念这个进期时﹐它已远去久矣﹗

不管你愿不愿意长大﹐也不管你是否日益企盼着长大﹐终有一天你会被输灌太多的”如此而已”才能获得幸福﹐才会快乐的理由﹐于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形影相吊的伏于桌旁﹐游弋在书山题海之中﹔于是炎炎夏日﹐六九寒冬﹐依然挑灯夜读。大部份的日子里﹐走进象牙塔几乎是唯一的梦想﹐不知愁苦的脸庞却流露了两只忧郁的眼神﹗

终有一天进入了象牙塔﹐却依然逃脱不了那份忧郁﹐除了前途的渺茫还有爱情的无依。爱情几乎同时成为青春的代名词﹐周围跃动的是青春火热的脸庞﹐呈现的是激动热烈的情感﹐渐渐的﹐在这个青春的世界里脱落了忧郁﹐追逐爱情的狂情随即蔓延。于是﹐把自己浸泡在它幸福甜蜜的甘霖里﹐偶尔也浅偿它咸涩的泪汁。恋爱中的人﹐会因为道歉简单地将一句话重复到噪子嘶哑﹐会因为约会兴奋得遗忘当天有班主任的课程﹐会在一个浪漫的节日收到大束大束的鲜花﹐美食﹐香水……不知不觉从象牙塔走进了大染缸﹐爱情在大染缸的两段漂流﹐自己却像一颗浮萍﹔忽然一日﹐收到一张同窗的请贴﹐大大的喜字溢出幸福的气息﹐才惊觉﹐青春已划到了末梢﹐爱情变成了婚姻﹐变成了家庭﹐变成了自己曾遥想的梦境﹗

孓立一身的自己﹐想起童真时那首记忆忧新的《我们是花朵》的歌曲﹐学生时代吹着口哨哼着的《小草》﹐而现在﹐却吟着自谱的《浮萍》﹕无根的浮萍﹐飘浮在没有遮挡的水面﹐暴雨抽打着我的脸庞﹐我看不见你怜爱的眼神﹐也感受不到你传递的温暧﹐随波逐流的你﹐已慢慢飘远…..

慢慢地我们从花朵变成了小草﹐即而变成了浮萍﹗

爱情中的那份狂热﹐不知何时已悄然消退﹐剩下些平淡的陈年﹐固然于现时的生活﹐曾经究竟什幺是我们想要的﹐所爱的已渐渐模糊﹐甚至淡出记忆﹗

有一个不太熟的朋友﹐看到网上一篇我的文章﹐发来长长的贴子﹐是位学理工的兄长﹐贴子里虽有不少错别字﹐但他的文笔不经意就流露了他的才情﹐让我深信曾经他有一个梦想﹐并且也有实现这个梦想的条件。贴子上有一句话﹕现在真不知道还能写些什幺﹐似乎什幺都不是自己的了﹐提到作家这个梦想﹐哑然失笑之时也怅然无望……

记得童真时﹐父母﹐老师经常会问起长大了想干什幺﹖长大了理想是什幺﹖现在已记不起儿时的答案﹐想必懵懵懂懂的那个回答多半是为了获得夸奖﹐﹐大学时我上的是教育专业﹐渴望为人师表﹐而现在呢﹖那位兄长儿时想做漫画大师﹐大学时念的是生物工程﹐渴望研究微观领域﹐而现在呢﹖我们彼此都沦为了不折不扣的打工者﹐朝八晚五的呆在办公室﹐随着人流走进食堂﹐走进宿舍﹐细细回想中﹐已记不清什幺时候被岁月将儿时的梦想抹尽﹐也追忆不出又是什幺时候大学时代的生涯规划在时光的遂道里遗失﹐轻轻地﹐看似一瞬间的脱变﹐却铸就了多幺不同的迹遇﹐轻轻地﹐失去的同时﹐找不到一丝痕迹﹗

时间真的一如朱自清所说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那描述的是一日的光景﹐然而﹐竟是因为这一日一日的累积﹐我们从天真的童年走到了青涩的少年﹐即而又走到了现在。一个把天真﹐忧郁﹐狂热揉和成平静的现在﹔一个蓦然回首时﹐却能坦然处之于曾经无法自拔的情感的现在﹐一个面对浮华美丽﹐穷困潦倒﹐众生百态时宠辱不惊﹐平静淡泊的现在﹗

时光的流水﹐是缓慢而富有节奏的流淌﹐并不因为阻力或暗礁而逆流或停止﹐它看似有形﹐实为无形﹐可以穿越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甚至可以抚平一切﹐包括曾经迷恋的人﹐酷爱的物﹐都慢慢地在自己的容颜里﹐眼神里﹐脑海里遗忘﹐了无痕迹的遗忘﹗

时光如流水,每天在我们血液里淌过,慢慢地把它稀释!

搁下电话﹐已是深夜﹐躺在床上﹐许久﹐无法成眠﹐是激动﹐是欣喜﹐亦或是震惊后的失落﹔丝丝缕缕搅拌在这个仍残留着白日余温的夏夜﹗

我反复地看着储存在手机里那个被自己取名为”闺中密友”的群组﹐里面只单一存着一个多年的同学的名字—-玲。如今﹐这个名字已不再单纯地让我想起曾经彼此情同姐妹的友谊﹐在今天﹐她已经进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角色—-母亲﹗某种程度我们出现了沟通的疏离。

半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我接到玲的电话﹐她要结婚了。真是件幸福的事儿﹗我在电话这端特激动地询问婚礼的日期和准备情况﹐还一口应允做伴娘﹐只因那时单位太忙﹐假期未准﹐在婚礼的前一天我只得打电话向她请罪﹐玲话语中有些哀怨﹐也许我真不够朋友﹐十多年的友情既然如此﹐我忙不叠地说着抱歉话﹐也恨自己身不由已﹐受制于人。玲叹了口气﹐表示甚为理解﹐并非责怪我未能实现做伴娘的重任﹐却说了句让我震惊的话﹕”其实﹐我还不想结婚﹗”“怎幺可能﹗”我几乎尖叫起来﹐玲冷冷地告诉我﹕“以后你会明白的。”没有一丝喜悦和兴奋﹐冰冷得无奈……

时至今日﹐无需多加解释﹐我真的明白了﹗只是当时一直未曾想到是因为一个未成型的生命促使她接受婚姻﹗

玲﹐你是否记得﹐那年﹐在那个即将各奔东西的六月﹐绿茵草坪的一隅﹐坐着一个女孩﹐旁边的法梧桐旁也靠着一个女孩﹐她们在谈论一种社会现像﹕先买票再上火车﹐还是先上火车再买票(引申为男女之间是先结婚再有孩子﹐还是先有孩子再结婚)﹐那个靠着法梧桐的女孩﹐语气坚定地说﹕”这是个原则﹐我忠于前者﹗”然而时隔两年﹐这个女孩却亲自践踏了被自己喻为的原则﹐玲﹐那个女孩不是你吗﹖

因为未婚先孕﹐又因为因孕迫婚。一个幼小纯洁的天使即然变成了缔结婚姻的筹码﹐让人怀疑婚姻的初衷因为爱﹖还是外界的压力﹖

蓦然发现﹐才知道这种先上火车再补票已甚为流行﹐像势在必行的时尚﹐也许是自己落伍了﹐是自己跟不上时代了。

孩子成就了婚姻。它促成两个人用一种法律去约束彼此﹐也是因为孩子﹐破裂的婚姻会面临转机﹐某种程度上他拯救了婚姻﹐也拯救了两个人的情感。然而身边已为人父母的人们又是如何对待初生的婴儿呢﹖仅仅用食物让他们不感到饥饿﹖仅仅用衣物让他们不感到寒冷﹖仅仅用玩具让他们不感到孤寂﹖

我先不谈弃婴﹗

一种新的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在工薪阶层成形﹕

身边有不少同事产后不到一个月﹐就把嗷嗷待哺的婴儿扔在家里让上辈照顾﹐毅然外出同爱人一起打工﹐话说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教育孩子﹐这种做法目前还没有在教育界出现憾然大波﹐但从情理上讲总有些说不过去﹗(我们的父辈这一辈子,不知道要抚养多少代人,年轻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儿女,年老的时候又要为自己的孙女,难道是他们乐此不疲吗?)

我曾问过一个孩子仅有三个月就外出打工的母亲﹐想不想她的孩子﹐她说﹐想什幺﹐孩子完全是个累赘﹐一个不小心而制造的产物。这是位母亲亲口说的话﹐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这样的母亲呢﹖一定不是少数。她们外出打工真的是为了孩子日后的教育﹐还是在逃避责任﹗难道真的是因为经济上的拮据,还是无法承认生命角色的改变!

前两年﹐有本卖得很火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她的母亲不愧于是位平凡伟大的母亲﹐在她十月怀胎的时候就注重启发﹐熏陶自己的孩子﹐甚至严格要求自己的饮食﹐起居等等﹗女儿的成长给她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也让她获得无限的尊重和羡慕﹗

其实孩子的价值在母亲的生命里是无限量的﹐只是大多数母亲不曾深刻体会到﹗孩子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一场婚姻中,虽然那时他还一无所知,一无所知的婴儿却能促成人生一件大事的完成亦或弥合父母感情的裂缝,那么,如果一个母亲在婴儿成长的时候给予良好的指导,教育,让他慢慢褪却无知,孩子的价值不仅仅只是出人头地,光耀祖宗,孝敬双亲!

毕业后半年,在同学录的留言版上看到写得最多的那句话不再是:过得好吗?同学见面寒暄的第一句话也不再是:工作顺心吧?起初在手机短信里看到这句话时,以为是谁在搞恶作剧,收得多了才知道是同学发过来的问候语,关心话!这句话几乎像种流行时尚在同学圈中竞相传播——-Hi,换男/女朋友了吗?

自以为学生时代的爱情是最纯真而深入骨髓的,没曾想到,走出象牙塔被社会的万花筒一照,就将曾经非吾不娶,非尔不嫁的鸳鸯照得劳燕纷飞,是否,骨髓里的东西也经不起腐蚀? 也经不起诱惑? 甚至经不起稀释?回头想想,也许那时的爱情缺少一种抗体!青春可贵地就是流露真实,但青春也可怕地充满着躁动与不安,如果有种抗体抵御着一股股躁动,如果有种信念坚守着爱情的静土,相信不管时空,无论环境,相爱的人都不会分开!

究竟这种抗体是什么?

前几日,读到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写的一部《周恩来》传记,文中有段话记述了开国总理的革命婚姻,我沉缅在这段文字里,久久地,试图找到这段婚姻的秘笈:在那个婚姻由父母包办的年代里,周和邓彼此做了自己的选择—-自愿的,充满热情的,不受他人支配的……文中插述了一段他们一个很熟悉的德国人安娜的观点,她说:”邓相貌一般,很明显周看中的是她的内在而并非外表,而且长征之后使她变老了许多!渐渐地我有悟,大凡恒久的东西都不是表象的,尤其是爱情!

如果一个男人只单单爱上一个女人的外表,这个男人一定很轻浮和空虚!日后,这个女人一定也很痛苦,岁月会让女人在自己的容颜上承载这个男人的幼稚,一个只注重外表的女人同样也是肤浅的!

我认为,两人精神世界的共鸣,彼此内在气质的相投,良好人格魅力的吸引,会让一段爱情从忠贞不渝走到白头偕老!这就是抗体!

年轻那颗浮躁的心,总被外界和自身欲望诱惑和牵扯,一段爱情走到婚姻,通俗上出于感情,实质是因为一种信念,一段婚姻走到永恒,表面上看似是法律的约束,更多的也是依靠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就是专一,专一地坚信彼此就是最适合的,拥有彼此才是最幸福的!如果人活着,连信念都没有,那又是什么在支撑着?

情感的专一可以让我们更深切的爱一个人,更真实地感受自己为其付出的一切,当然,任何不理智的执着都不应归于此!

人的情感是很微妙的,这一辈子,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永远只爱一个人,你只能尽已所能好好儿地爱着现在爱着的人,当你爱着他的时候,就不要让自己去爱其它人,在一段爱情里,专心地,认真地,一心一意地爱着你遇到的这个人,有一天,当你们不再相爱了,你就应该去寻找另一段感情!这就是专一吧,不因为逝去的爱而固执追忆,也不因为玩世不恭而泛滥情感!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巩涵in 原创精品
27
4月

屈指算来﹐七年了﹐那个不期的相遇﹐却将彼此定格在爱情里﹐是呀﹐当初怎幺也不会想到﹐今生这辈子要找的人就是他﹐于是﹐一开始就没抱任何希冀﹐期待﹐因为﹐那时他离我心中的那个要求太远了﹐可是爱情呢﹖还是紧随而来﹗

七年前的我﹐是个什幺样子﹖相信一见钟情﹐抱着大堆条件找感觉的人吧﹖那时真不懂什幺叫爱﹗

在遇到他之前﹐我满脑子都是为爱而设的条件﹐可是当碰到条件成立时﹐但求证的结果却不是爱﹐爱让我觉得它不是现实中最完美条件的组合。它不是表象的。

A说有座城市非常美﹐他在那旅游时曾心旷神怡﹐但离开后并没有魂牵梦绕﹐有一个女人非常美﹐他们邂逅时几乎一见钟情﹐但错过并没有日思夜想﹐他说﹐爱不是对象﹐爱是关系﹐是你在对象身上付出的时间和心血。顿时﹐让我明白当你真正永久爱上一个人﹐一件物的时候﹐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浮华﹐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是偶合你心中那个条件而产生的心动而已﹗真正久远的是发自内心彼此深切的了解﹐默契﹐情趣相投而升华的感觉﹐那便才是爱﹗

七年﹐青春有几个七年﹖爱太需要耐心了﹐七年里﹐他从田震的《执着》﹐唱到阿杜的《坚持到底》﹐声音由哄亮变得沙哑﹗也许以后的日子里他仍会接着唱﹐耐心培养了一种爱好﹐亦或者爱培养了一种爱好﹐这种爱好就像信念一样伴其一生﹗

由爱﹐我想到婚姻﹐婚姻﹐有一天当真步入这座殿堂的时候﹐我只能是因为爱他爱他才想和他永久地在一起﹗婚姻﹐应该不是因为岁月的驱使﹐年龄的增长﹐亦不是因为获得金钱和权势﹐更不是因为时下流行的未婚先孕﹐奉子成婚﹗它单纯的只是因为爱﹗爱这个人骨子里让你值得去爱的精髓﹗就像你培养的园林没有皇家花园美﹐但你爱的是你的园林而不是皇家花园一样﹐你相濡以沫的女人没有女明星美﹐但你爱的是你的女人而不是女明星一样﹐也许你愿意用你的园林换皇家花园﹐用你的女人换女明星﹐但那时支配你的﹐不是爱﹐而是欲望﹗

七年了﹐看着那一砖一石从地平线垒起的爱之城堡﹐该封顶了吧﹐随即却摇头﹐不﹐爱是没有高度的﹐也无需限制的﹐继续往上垒吧﹗爱的根基可以承载岁月见证真情﹗

都说婚姻是平淡的,在我看来,这平淡是可贵的.

它平淡,固然没有大悲大喜的折腾,它平淡,是因为悉知岁月的本来面目.

平淡,说明在婚姻中的两个人是相知相惜的,太热烈的情感,持续的时间总会有限.平淡,一如涓涓细流,绵长而温馨.